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吸烟有害健康 谢绝十八岁以下人员访问!

皮上作画 经营生“花”

日期: 2025-03-25 16:51    来源: 东方烟草网

【字号:

来源:东方烟草报 作者:佟亚男

“我与皮艺的缘分始于儿时。那时,我常依偎在哦伯各(蒙语,意为姥爷)身旁,看着哦伯各手持烙铁,在羊皮上轻轻游走,不一会儿,一幅栩栩如生的骏马奔腾图便跃然‘皮’上。从那时起,制作皮艺的种子便在我的心中悄然种下。”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心瑞卿特产店店主罗瑞卿对笔者说道。

罗瑞卿今年38岁,身材魁梧。当他伏于案前创作皮艺作品时,无论是复杂的纹理,还是微妙的明暗过渡,都能被他处理得恰到好处。

2017年9月,罗瑞卿开起了特产店。虽忙碌于日常经营,但他心中对皮艺的热爱从未减少。每当店里不忙时,他便投身于皮艺作品的创作中。他的店里摆满了各种制作皮艺作品的工具和材料。

一张精心挑选的羊皮,经过浸泡、脱毛、鞣制等多道工序后,变得柔软而坚韧。罗瑞卿手持烙铁,轻轻按下,瞬间,一股淡淡的焦糊味弥漫开来,烙铁与羊皮接触的地方,渐渐浮现出细腻的线条。他时而轻描淡写,勾勒出草原上的羊群;时而浓墨重彩,绘出奔腾的骏马,每一个动作都娴熟而流畅,仿佛他与烙铁、羊皮已经融为一体。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蒙古族皮艺,罗瑞卿在店内专门开辟了一个展示区,将自己亲手制作的皮艺作品摆上货架,展示出来,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

“刚开始经营时,我店里的生意不温不火。和林格尔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客户经理贺飞到我店里走访时,告诉我要对店面进行重新装修,突出蒙古族文化特色。随着外地游客越来越多,我把自己制作的皮艺作品和多款广受欢迎的本地土特产放在店里出售。贺经理指导我通过讲好非遗文化故事,为店铺引流。现在,店里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了,盈利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罗瑞卿说道。

在和林格尔县局(营销部)的帮助下,心瑞卿特产店以崭新的店面、合理的布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进店,不仅店里商品的销量节节攀升,皮艺作品也卖得越来越好。

如今,罗瑞卿有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皮艺作品的创作和传承中。他开办了一个培训班,免费向皮艺爱好者传授制作技艺。从基础的工具认识、材料选择,到复杂的构图设计、烙制技巧,罗瑞卿都耐心讲解。在他的课堂上,既有年轻的学生,也有头发花白的老人,大家都被这门古老的技艺所吸引。

“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蒙古族皮艺,并喜欢上它。只有这样,这项技艺才能传承下去。”罗瑞卿坚定地说道。除了开办培训班,罗瑞卿还带着自己的作品走进校园,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述皮艺的历史和文化,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随着时代的发展,罗瑞卿意识到,要想让古老的蒙古族皮艺焕发新生机,就必须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于是,他认真学习国内外的先进设计理念和艺术风格,将传统的草原元素与现代的时尚元素相融合,创作出了一系列既具有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作品。罗瑞卿把这些作品摆放在店里售卖,受到了不少本地消费者和外地游客的喜爱。

另外,罗瑞卿还不断研究“非遗新玩法”。他在店里开辟了一块区域,邀请消费者参加皮艺制作体验活动。这一举措让蒙古族皮艺这项非遗手工技艺“可看、可触、可体验”,赋予非遗文化传播活动以社交属性,助力非遗商品“出圈”。

如今,罗瑞卿已经成为当地著名的蒙古族皮艺“野生艺术家”。他的作品不仅摆满了自己的店铺,还被许多博物馆、艺术机构收藏。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人加入蒙古族皮艺的传承队伍中,这门古老的非遗手工技艺焕发出了新活力。他也借力这项非遗手工技艺,打造出属于店铺的“金字招牌”。

作者单位: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局(营销部)

通信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昭乌达路1号 邮编:010010 电话:0471-4369261,4369263 传真:0471-4369601
 蒙ICP备 17004877号-2 蒙公网安备15010202150769号 网站标识码 bm64050001
主 办:内蒙古自治区烟草专卖局办公室  承 办:内蒙古自治区烟草专卖局办公室   网站地图
主 办: 内蒙古自治区烟草专卖局办公室 承 办: 内蒙古自治区烟草专卖局办公室  蒙ICP备17004877号-2
智能问答